机构园地

机构园地

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天健华衡党建活动纪实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同时也培育了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井冈山精神,即“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奋进力量,中共四川天健华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支部于2023年5月11日至14日组织开展了“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党建活动,前往井冈山、南昌等地,追寻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学习党的历史,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传承和发扬井冈山的革命精神。本次党建活动由副书记屈仁斌同志带队一行14人参加。

一、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及博物馆,触动心灵的洗礼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烈士英灵安息的地方,井冈山也正是有了这些英灵才成为圣地,所以,大家第一站来到这里吊唁,敬献花圈,以此来表达对烈士最真诚的敬意。进入陵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1987年)建成。大家一步一步地走上台阶,心中默数着,像是数着这个伟大的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进入烈士纪念堂内,党员们怀着深深的缅怀之情和敬意,在纪念堂向长眠在这里的近五万名革命先烈鞠躬默哀,接着聆听讲解员介绍一个个井冈山革命烈士的故事。井冈山精神是革命先烈用血汗凝练而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作为后人,我们谨记“吃水不忘挖井人”。走出纪念堂,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言,时刻铭记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1685000693750.jpg1685000734346.jpg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中国遗址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而建立。展馆不仅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而且陈列了当年毛泽东撰写《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时用过的油灯、砚台,以及朱德在井冈山挑粮用过的扁担等珍贵历史文物。跟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介绍,我们很快便融入其中,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历经岁月的文物,加上各类雕塑、油画、影像,切实感受革命先辈走过的山路,更让我们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二、踏红色足迹,看伟人故居

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哨口扼守湖南酃县、江西宁冈上井冈山的要隘如今红色遗迹依然存在。在1928年黄洋界保卫战中,留守的红军艰苦奋斗、舍生忘死,以不足两个连的兵力,凭险抵抗,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泽东当年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就有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

                     1685000813329.jpg1685000852834.jpg

结束了黄洋界哨口的参观后,我们随后去位于井冈山茅坪村的八角楼、位于大井的毛泽东旧居以及小井红军医院等旧址参观学习。八角楼是毛泽东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期间经常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在八角楼,毛泽东当年借着清油灯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大井村时,驻扎在“白屋”中的农民自卫军首领王佐,将他这幢兵营腾出给工农革命军做营房,毛泽东便居住在此屋的东厢房内。在与毛泽东旧居相邻的黄屋是朱德、陈毅的旧居。毛泽东旧居房前还有块方方正正的“读书石”,承载着一代伟人在艰难的斗争岁月里读书不停、求索不止的感人故事和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小井红军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化的红军医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考虑到当时有许多受伤人员急需医治,设立了可以同时容纳300多位伤病员的小井红军医院当初医院完全由木头架起来的两层楼房里,共有32间房间,医务室共有10名医生,尽管条件艰苦,医院仍救治了不少红军战士。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深切体会到:在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建国后的持续努力,国家走上了高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国度,要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不要忘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红军战士,同时也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深刻的净化和洗礼。

三、追寻“八一”足迹,唱响“八一”军歌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为纪念南昌起义而设立的专题纪念馆,包括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和南昌八一起义陈列大楼两个重要组成部分。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

本次党建活动最后一站便是八一纪念馆,进入纪念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人物雕塑《一代英豪》,是为纪念南昌起义的五位主要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不仅直观地再现了南昌起义时先烈们所经历的革命风雨,也充分体现了南昌起义在我党光辉历程中的重要性。

绕过雕塑,大家来到了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为“江西大旅社”。南昌起义暴发前夕,贺龙领导的起义部队率先到达南昌,包下这个旅社,并在旅社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该旅社也从此成为一座满载红色光辉的革命遗址。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策划并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创建人民军队。